伊朗

伊朗古城蘇薩 聖經人物以斯帖皇后的故事

in

舊約聖經《以斯帖記》數千年來被無以數計的信徒所選讀,為何眾多經節中,聖經以一介女子為一個章節。每每讀來不禁深深敬佩為這位猶太女子的行懿。

倫敦廚娘的伊朗美食感官生活

in

《我是你的過境新娘》The Temporary Bride : A memoir of love and food in Iran這本書,作者珍妮佛柯林克(Jennifer Klinec)在加拿大出生、長大,父母親分別是匈牙利和克羅埃西亞人,多元的家庭背景與旅行經驗讓她愛吃、會吃、敢吃。她在自己倫敦公寓開辦的烹飪課程,被《Time Out》雜誌評為「倫敦最時髦、最富原創性的烹飪學校」。

電影的魔力 旅行的魅力

in

「電影,像是人生的水晶稜鏡,你選擇怎麼看它,它就投射給你所要的光。」「旅行,是轉換心境,體驗奇妙世界,最直接的方式。」

霍華蘇伯Howard Suber的《電影的魔力》The Power of Film這本書,以「說故事」的方式,解構我們看電影的希望與恐懼,愛與恨。就像面對不同性格的人性一樣,故事不會只有一面,你可以選擇看到不同面向,從看電影的角度,反省自己的人生,看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用生活見證伊斯蘭聖典的真諦

in

《古蘭似海:用生活見證伊斯蘭聖典的真諦 》If the Oceans Were Ink: An Unlikely Friendship and a Journey to the Heart of the Quran一書提到伊斯蘭真主創造多元族群,不應存在衝突、撕裂,要用同理心建立連結,才能共存、共生。這本書是作者卡拉鮑爾Carla Power隨父親旅行伊朗和阿富汗,在她心中留下對伊斯蘭的親近之情。

情境式認識伊朗文化 與范迪紳DAVE學說波斯語

in

范迪紳在1999年橫跨越漫長距離,踏上福爾摩沙這座美麗的島嶼之後,深深被寶島的美麗風景和人情味感動,他因為喜歡這裡進而留下來工作,這一待就過了 18年。

香料在伊朗巴札隨處可見

in

伊朗的市集(Bazaar)一到假日就會呈現人聲鼎沸,各處大大小小的Bazaar不等,市集裡販賣各式各樣日常用品:百種香料、各式蔬菜、各式水果、各式堅果,番紅花,頭巾、服飾,女性貼身用品也高掛在店家的牆上陳列,鍋碗瓢盆等餐具、各式工具,地毯、黃金、銀飾品。

伊朗的魚子醬=「海中珍珠」、「活力的糕點」

in

魚子醬、鵝肝及松露被喻世界三大夢幻食材,其中魚子醬Caviar更有「海中珍珠」的美稱,在波斯語有「活力的糕點」之意,從裏海水域中的雌性鱘魚(Sturgeon)身上,採取魚卵,加以醃製而成。究竟為何如此矜貴呢?

你聽過波斯市場這首古典音樂?作曲家柯特比創作中東市集風情

in

西方著名的英國作曲家柯特比Albert William Ketèlbey(1875-1959),擅長歐洲之外的東方、甚至非洲等異國情調的曲子。聽完這首歌曲之後,彷彿走了一趟波斯的巴札(bazaar)市集,因為這首歌曲問世之後,再次開啟西方世界、特別是歐洲藝文人士,對伊朗的市集另一種想像的概念。

伊朗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in

你知道1997年坎城金棕櫚獎的伊朗電影是哪一部?
答案是《櫻桃的滋味》由伊朗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導的影片。

訂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