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制度的建立者-窩濶台汗

成吉思汗過世後,經過庫力爾台的選舉,三子窩濶台被推舉為蒙古帝國大汗(1229-1241年),定都"哈拉和林",承繼父親成吉思汗的遺志,繼續往外擴展版圖。至1241年逝世,享年56歲。
窩濶台在位期間,建立了蒙古國的管理制度,為日後忽必烈的大元奠立了基礎。

稅收方面,每戶每年科粟二石,約為每戶年收入的10%,收服金朝,歲收每年增加110萬兩貢銀。
整個帝國境內以銀納稅,收稅官徵收毛皮、農作等,再轉換成銀,然後上繳。
財政收入增加,得以建設首都[哈拉和林],並有足夠經費繼續往西及往南征戰。
西元1236年,大軍由哈拉和林出發西進,這次的目標是現今的俄羅斯,主帥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兒子拔都,史稱「拔都西征」。

mon01.jpg

蒙古人原為馬背上的民族,不喜歡都市的定居方式,即使是在打戰,也是帳棚及牲畜跟著移動,但為了管理上的需要,打造了新都哈拉和林,城牆南北長2500公尺,東西長1500公尺,集蒙古帝國的財富及政治、軍事、經濟於一身。窩濶台即終老於此。
另一方面設立了"站赤制度",即蒙古時代的驛站,並發行各種不同材質及不同形狀的「通行証」。
下圖為稱為[圓牌}的通行証,持有圓牌者,可以經由特別通路穿過戈壁沙漠。如果途中他的馬倒了,還有權可以使用別人的馬。通行証上刻有大汗的話: 皇帝聖旨,不從者治罪。在西伯利亞鐵路通車之前,這是歐亞大陸上最快的通訊方式。

mon02.jpg

13世紀中葉,這裡是界的首都,從萊茵河畔的維也納,到黃河邊的汴梁,從北方寒冷的羅斯草原,到炎炎烈日下的阿拉伯半島沙漠,大半個歐亞大陸都籠罩在這座城市的權力和威勢之下。羅馬教皇的傳教士、南宋朝廷的使節團、波斯商人的駝馬隊、高麗王國的進貢者……都在這裡匯集;佛殿、清真寺和基督教堂……各種宗教和文化都在這裡融合;大汗的詔令從這裡發出,送達世界各地蒙古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