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即將出版攝影作者序言(3)--《走入大絲路波斯段》伊朗世界遺產紀行(王慶中)

2006 年夏,我開始思考餘生該做些什麼。年滿六十的我雖因商旅需要已踏過五十餘國土地,卻沒有時間好好地觀察這些國家。自青年時期即嗜好攝影的我也無暇好好地拍攝這些國家,更無餘力去鑽研拍出稱得上是「作品」的影像。因此我加入了台北攝影學會,藉以取得與同好切磋的機會,並試試自己的斤兩。

從此,旅行與攝影成為我追求的目標。

2007 年初我決心投入人像月賽及專題月賽,抱著如同學生繳交作業般的學習態度努力拍攝,月月不間斷地擠出16 件作品參賽,也因此有機會與台北攝影學會的諸多先進、新銳們,不斷觀摩佳作接受公評,改進自己的觀點及技巧,終於在2010年免試取得攝影碩學會士的資格,此時我已年滿65 歲了。回首四年餘在人像、風景、生態、民俗、運動及藝術六大領域的磨練,確實提昇了自己的攝影眼及拍攝技巧,也學到了hooshop 的處理能力。對於旅行中面對的各種狀況,如何抓拍、構圖..... 以至數位暗房處理技巧等,都打下了足夠的基礎。

2011 年承蒙創意星球的老夫子姐姐─林婉美女士及黃建忠老師的抬愛,以2009 年隨團赴中東五國所拍的照片被大量採用在《走入大絲路中東段:以巴約黎敘五國19 個世界遺產紀行》一書中,得以讓自己的攝影作品有公開亮相的機會。從此與妻安娜約定,我們餘生至少要遊歷百國,並拍出各國的系列作品。攝影取景也從此不以爭取得獎為前提,而是透過影像告訴人們在旅行中我看到了什麼。

即使是參加一般的觀光旅行團、甚至更深入的像創意星球的深度旅遊團,常存在我心中的挑戰是,在時間及地點都受侷限的條件下,如何才能拍出較專業的好照片?

201403.jpg

首先,它應該不只是記錄旅途好拿來與親友分享的照片,而應是表達出我在當地、當時看到及體會了什麼。然後,這些照片放諸四海都能使閱者從中瞭解當地的人文風情、地形地貌等等,如身歷其境般地產生或粗淺、或深刻的體會,甚至受到感動而動念親身走訪。為了掌握即時抓拍的機會,旅途中我隨時背著總重約七公斤的二機、二鏡或三鏡。一機為廣角,專用來拍大景、中景,另一機為長鏡頭以拍攝特寫。不論在舟車
行進間或漫步參觀之際,兩機都隨時保持開機狀態,以免錯失任何觸動我心靈的畫面;至於堅持使用頂級高階機身及鏡頭,也是希望能保有高密度、高畫質的原始RAW檔案格式,以備有朝一日照片能提供專業使用。

在什麼條件下才會觸動我提起相機?我心中總有三把尺來衡量拍攝的時機。第一,畫面至少必須具有知性。旅行團到底不像攝影團那般總有充裕的時間、盡情挑選地點的機會,能好整以暇地從容拍下精彩的照片。因此我選擇的畫面至少必須具備「知性」的要素,能告訴觀閱者拍攝當時及當地的人、事、地、物,即使光線及背景條件並不夠好,但我還是會竭力把握12 13簡化、生動化、美化的原則按下快門。第二把尺是「感性」。不論是哀、樂、美、醜、愛、恨的情景,若能引起我的感動,就值得傳達給閱者。遇到這種情況時,我也會不計拍攝條件按下快門。第三,最好還能顧及「藝術性」。如果具備較好的光線及好背景,還有餘裕改變相機更多的設定,就有機會拍到一張知性、感性與藝術性三者兼具的照片,如此良機真會令我快樂無比,有如撿到一塊好玉,再辛苦的旅程與負重也能拋諸腦後。

總之,如果有人看到我的旅行作品,認為它們具有故事性、很生動、有藝術性,或稱讚我獨具慧眼,甚至同團的旅友驚訝地問道:「我們去過這裡嗎?我怎麼沒看到?」諸如此類的知音佳言,都能令我我心存感念,成為我繼續拍下去的動力,直到背不動相機的那一天為止。

希望往後在與妻安娜的旅程中,我的攝影眼及拍攝技巧能夠更精進,加油吧!讓我們向百國的目標逐步邁進。最終的目的是,希望讓沒有機會出國旅遊的人能如身歷其境一般地看到我所見,而去過的閱者也能從中得到更多、更美好的回憶及體會。更希望能促動讀者起而行,親身去體驗「伊朗」這個令我們感到陌生,且常因媒體報導而受到誤解的國家。

1979 年何梅尼以宗教力量推翻了巴勒維的西化王朝,伊朗自此慘遭西方世界的經濟封鎖,甚至被形容成「邪惡軸心」國家。當時許多台商因空路突然中斷,在恐慌中歷經艱險才輾轉從陸路逃出返台。當時我就開始對這個遠在西亞的神祕伊斯蘭國度產生好奇,立下此生必將一訪的心念。 2008 年終於有機會初訪這個當年的波斯帝國,見識了一個受到國際封鎖國家的窘況,也發現當地絕大部分人們的友善單純、風光壯麗及歷史古蹟的豐富。我拍了千幀照片回來後,總覺得美則美矣,卻好像缺少了些什麼。

2013 年再得機會跟隨黃老師深度拜訪伊朗,黃老師對伊朗數千年歷史的詳細解說,使我的拍攝更有方向感,也多放了一層感情進去。以伊斯法罕為例,當了解17 世紀的阿巴斯大帝在設計劃時代的皇城時以與民共享的精神,納入了大廣場、大公園、大巴札、大拱橋等公共空間以供民眾休閒、娛樂、營生、陳情。能思及此,難怪一直惠及今天的市民,每屆夏日傍晚總是聚集了眾多民眾,各據一方鋪以地毯、備上茶點,在樹下、河畔、橋邊一副快樂融融的樣子。又見到曾是絲路重要集散中心的大巴札,使我拍攝起來興趣大增,發覺了更多富知性與感性的畫面。

兩次伊朗行共拍下三千餘幀有效照片,希望藉著在本書中被編者選用的照片,能帶給讀者與我相同的感受。

09012616594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