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及利亞]君士坦丁-匪夷所思的斷崖城市

最近讀阿爾及利亞資料,發現法國作家卡謬與日本作家森本哲郎,對君士坦丁城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卡謬說這是個[不曾存在的城市],森本哲郎說她是一個揹負者歷史沉重包袱,決定羅馬和迦太基命運的[令人記憶深刻的古都]。好有趣。特別留下這個筆記。

195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繆,一般人都以為是法國人,其實卡謬於1913年出生阿爾及利亞蒙多維城,當時這裡是法屬殖民地,從他出生到1960年逝世那年為止,阿爾及利亞還未獨立成功,所以,法國說他是法國人沒錯。日本作家森本哲郎(2014年過世)在撰寫<一個通商國家的興亡-迦太基遺書>期間,對北非城市的嚮往,便來自卡謬對故鄉這些地方的描寫,是卡謬這位作家像詩一樣的文章,幾次把森本哲朗拉向撒哈拉的。卡謬出生在阿爾及利亞,在那兒長大,他一生的夢想就是[地中海共和國] 。

森本哲郎前往北非是研究2200年之前,迦太基與羅馬兩位名垂千古的歷史名將,漢尼拔與大西比奧,各自只帶一名翻譯,面對面進行會談的地點,與大大小小相關的場景,然而,森本哲郎手邊還有本卡謬的著作<過去未有的城市小檔案>,更是強力的呼喚著他前往。

卡謬在<過去未有的城市小檔案>的文章中寫著:
阿爾及利亞悠閒的氣氛,是義大利派。
阿蘭嚴肅的光輝,總有西班牙的風味。
蓋在倫梅爾河峽谷崖壁上的君士坦丁,令人想起托雷多。

阿爾及利亞的代表城市有三個。第一是首都阿爾及爾,其次是商業城阿蘭,第三是位在突尼西亞邊界附近泰貝薩山中的君士坦丁。

森本哲郎第一次到這裡時,不禁要問:世界上哪有這種城市?世界上當然有各色各樣的城市,但君士坦丁比起我所見所聞的城市,都還來得奇妙,外表令人看了喪膽。阿爾及爾和阿蘭都是濱臨地中海的美麗城市,而君士坦丁卻深處離海九十公里的內陸,位在險峻山裡面。說是險峻,可是她最高也不過海拔六百公尺。倫梅爾河切割岩壁造成峽谷,人們沿著山谷兩側蓋了這個城市。市街道連接在懸崖峭壁上,往下看,不禁要兩眼發昏。說到斷崖城市,西班牙安達魯西亞的隆達,也已面臨溪谷的景觀聞名,但是她到底比不上君士坦丁。卡謬拿來做比喻的托雷多城,俯瞰河谷的風景,也曾令葛雷柯繪畫的心靈為之激盪,但不及君士坦丁來得壯觀,我為這個城市著迷,前後來了三次。

卡謬繼續寫著:
西班牙及義大利充滿了回憶、藝術作品、以及古代遺跡。在托雷多有可雷柯和巴雷斯。我要述說的城市,是過去不曾存在的城市,所以是不容易親近,也沒有感傷情懷的城市。在令人倦怠的時刻,也就是午睡的時刻裡,在這裡悲傷是無情的,也沒有寂寞的情緒。在早上的陽光哩,以及夜晚自然豪華的氣氛下,喜悅中看不到親切。這些城是不能提供思考的材料,只給人們無限的熱情。、、、。

森本哲郎並不同意上述卡謬的說法。他說,我可以同意[悲傷是無情的],[喜悅中看不到親切]。但是,[過去不曾存在的城市],怎麼也無法同意這個說法。因為,我們可以說,阿爾及爾和阿蘭就像沙漠中的夕陽,影子拉得長長的,等照到君士坦丁時,過去就已經結晶了。這個城市,在迦太基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君士坦丁的城名,是由重建這個古都的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之名而來。但是,這並不表示在那之前她就不存在。

在羅馬控制她之前,這裡叫做希爾達(Cirta),是努米比亞王國的首都。

希臘人或羅馬人叫這個努米底亞為諾瑪迪失(Nomades),意思是游牧民族,語源就是來自這個Nomades。他們的確以游牧為主要職業,但是他們也從事果樹栽培,曾在北非一代擁有強大的勢力。

努米底亞的勢力範圍到迦太基(突尼西亞)西邊的什麼地方,並不是很明確。也許本來就沒有明顯的國界,一般認為,一直到海克力斯之柱-也就是直布羅陀附近,都是努米底亞人的生活圈。雖然他們的生活圈在迦太基以西的地區,但是迦國以東的地區才是努米底亞人的主要舞台,希臘人或羅馬人教他們[利比亞人]或[阿非利加人],叫住在西部地區的人為[茅利塔尼亞人],以為區分。雖然如此,他們擁有共同的語言以及共同的文化。

北非到後來被拜占庭帝國統治,並被基督教化。到了西元7世紀,伊斯蘭教勢力入侵,就這樣,這裡的文化色彩一直在改變,令人眼花繚亂,但是到現在,努米底亞的傳統仍然根植在亞特拉斯山區,被稱為柏柏爾人,或許可以當此事的證人。

不管怎麼說,首先對這個地方具有影響力的是迦太基,其次是羅馬。尤其是漢尼拔戰爭時期的羅馬和迦太基更想把努米底亞地區列入自己的勢力範圍。換句話說拉攏努米底亞,竟決定了第二次布匿戰爭的動向。

如果是這樣,努米底亞王國的首都君士坦丁,不但不是過去[不曾存在的城市],反而應該說她是一個揹負者歷史沉重包袱,決定羅馬和迦太基命運的[令人記憶深刻的古都]。

行程推薦:
11/24 黃建忠-洪荒世界-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文明瑰寶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