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與認同

在念書的時期,有一陣子非常喜歡後殖民理論(我記得那時候老師為了讓我們念懂後殖民理論,還帶讀書會從「老馬」一路上到「新馬」。老師帶的非常的誠懇,做學生的當然也得撩下去念。)

首先,各位一定會想問何謂後殖民呢?許多學界人士目前認為後殖民是指當西方勢力結束殖民之後,各新興民族國家成立的狀態。在後殖民的社會裡,既有的社會秩序因為殖民者的離開,被統治者又得重新建立一套新的社會秩序,亦往往得重新建立國家認同。因此,問題即是:如何建立新的社會秩序以及國家認同?
在既有秩序消失,各種政治勢力紛雜的新世界裡,許多學者研究後認為歷史記憶是建立國家認同的方法之一。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不能建立民族國家的方式建立認同?問題是在許多新興國家當中,往往得面對到多元的族群、文化的衝擊,往往難以建立單一族群的民族國家。
因此,歷史記憶如何建立起國家認同的呢?學界提出一個非常有趣歷史認同的三階段論。
第一階段建立「光榮的過去」:歷史教科書往往就會教導學生,在過往的歷史當中「我們」有著多麼悠久的歷史文明。
第二階段「痛苦的近代」:在後殖民的脈絡當中,這一段往往多是殖民時期的歷史,訴說著近代「我們」被殖民的痛苦。
第三階段「光明的未來」:在經歷過殖民者統治之後,藉由「我們」的努力,未來的國家一定能夠建立更好、有別於殖民統治的新社會。
這樣的認同三階段論,我們應該也不陌生,因為高中、國中課本的歷史大部分也是按此結構來做論述。在歷史課本的一開始,就會告訴學生光明的過去,如:指南車、造紙術、印刷術、火藥等重大發明;亦或者是秦漢盛世、隋唐帝國等等…,中國的科技發展促進世界的文明進步。
近代史則是不斷告訴學生被入侵的歷史,如:帝俄的入侵、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日本建立「偽滿洲國」等…,人民在殖民時期。
最後,對於國民政府來台灣的建設則是抱持美好的未來,如:375減租、耕者有其田、十大建設的興建等等…。
最近,在黃老師的演講當中認識到了中亞五國。這些新興國家在脫離蘇聯的控制之後,既有的意識形態崩解,各國紛紛開始形塑自己的國族認同的社會條件下,我們也可以看到符合一些符合上述三段論的一些例子。例如:烏茲別克、塔吉克都共同尊崇薩曼尼王朝的伊斯曼尼,分別保有他的陵墓以及建立雕像來紀念他。我想某部份的原因可能在於,他是興起於中亞的統治勢力,代表這些國家光榮的過去。因此,烏茲別克、塔吉克藉由恢復光榮的過去,來建立自己的國族認同。